主要完成人:蒋庆、何云峰、种迅、谢其盛、贾学军、李浩然。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体系首创拉结件的设计方法,依次发明了夹心保温叠合板式剪力墙及其关键连接节点构造和承重夹心保温外墙板竖向连接节点,带有门窗洞口模组、具备钢筋骨架整体入模和自翻边功能的便拆式夹心保温外墙板模具及钢筋交叉点捆扎用弹簧卡,夹心保温外墙板生产线智能化监控和报警装置及产品搬运设备,套简灌浆拼缝专用封仓、勾缝工具和灌浆孔封堵辅助工具,模块化快装式卸料及外防护一体化平台等,形成了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体系设计-制造-施工过程的全套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人:徐小洋、苏敬涛、段必海、刘兴军、白贺昶、王伟、王梓年、王永生。
汉秀集舞台节目、水中节目、舞台机械、智能控制于一体,效果极具震撼其中绝大部分是万达自主研发并拥有专利;有世界首个可飞行移动的LED屏,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总重超过800吨;有2000个可移动座椅,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移动、升降座椅的水秀剧场;演出水池储水量相当于4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瞬时完成水面与陆地的转换,水池中设有11台极为复杂的水下升降机及舞台特效设备;舞台设有近百台吊挂系统,全部舞台机械设备都采用智能控制,做到协调一致。
主要完成人:徐小洋、王永生、范玉峰、王梓年、王冬雁、吴正平、罗斌、徐名尉。
项目建筑整体效果为“红灯笼”造型,其中裙楼格构式柱为“灯笼须”造型,幕墙为“灯笼皮”造型,幕墙主要作用为满足建筑外观效果,主体建筑7层,屋顶标高60.5m;裙楼为直径110m的圆形平面,裙楼以上平面内收,平面轮廓为4段圆弧组成的近椭圆形平面,长轴约96m,短轴约82m。围护幕墙直径110m,高约60m,由椭圆形轮辐环管(前厅部分加强为环桁架)、伞撑、单层索网和竖索构成。外表面由红色圆形碟片与拉索构成,造型独特。主要应用技术内容: 施工方法研究及全过程模拟分析;索夹抗滑移性能及关键节点性能研究;联方网格状柱面钢结构网壳(外龙骨)施工技术;马鞍形预应力索网结构施工技术。
主要完成人:徐小洋、王永生、刘兴军、白贺昶、王伟、刘志红、刘星宇、郑文涛、徐名尉。
针对武汉中央文化区秀场项目结构不均匀的钢桁架屋盖(单体重2700t、提升高度52.9m)安装进行深入研究,采取吊挂层与屋架一起整体提升的技术,依次进行吊挂层安装、超大异形屋架提升点设置、提升过程中荷载累积的安全保障、吊挂安装前的安全保障检测、屋架悬停、高空对接及提升器拆除等工序施工,解决了安装时间和空间的重大难题。
课题将依托北京环球影城侏罗纪和小黄人、上海迪士尼宝藏湾、海南海花岛世界童话主题乐园等大型文旅项目,依次形成“基于创意概念的数字化建造及3D打印技术(始于创意概念图的精准设计及多维分析技术、基于3D扫描和BIM的大型异型景观装饰构件建造技术、基于3D打印的复杂装饰构件制作技术)”、“大型乐园山景建造与穿山通行安全保障技术(复杂山体钢结构模块化建造技术、复杂山景覆面智能建造技术、穿山游乐设备安全通行及保障技术)”、“主题景观创意营造创新技术”。
课题依托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针对软土地基和高速赛车道施工,采取理论研究、数值计算、现场试验等方式进行研究。解决了高速赛道级软基不均匀沉降、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岩溶地基处理、大面积泡沫轻质土材料配比与施工质量控制、高速赛车道高平整度路面沥青材料与施工质量控制、复杂线型赛道级路面层的沥青无接缝摊铺施工等重大技术问题,建立了高速赛道级智能压实施工技术,高速赛道BIM综合应用技术。
课题组研究完成了“基于BIM的组合结构建造一体化设计系统”,该设计系统具备快速三维精细化建模、构件自动深化设计、节点自动深化设计、自动生成加工详图、施工模拟和拼装校验等功能,实现了从构件设计到深化设计的全过程一体化,像纽带一样将结构设计与现场施工联系到一起,最终得以实现组合结构建造的一体化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