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都市圈环线北段4标项目频传喜报,项目半年进度产值第一,位居武汉都市圈环线北段各标段首位,以优质履约获业主百万奖金,项目以高品质履约铺就发展大道,全力跑出建设“加速度”。
武汉都市圈环线北段4标项目起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观音堂村,止于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西侧的刘集,先后跨越黄陂、红安、新洲三个行政区,是《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中“六环二十四射多联”的高快速路网中的第六环。项目全长约31.65公里,肩负着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打造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圈”核心架构的重要使命。
戮力攻坚,按下征拆“快进键”
公司紧紧围绕局“高品质履约年”工作主线,持续提升总承包管理能力,为顺利推进项目征拆工作,公司精心安排部署,抽调精干力量,与项目合力攻坚,全力推动征地拆迁工作。
项目建设涉及3个行政区县,5个街道,2个镇,33个村,共计2978.55亩地的征改工作,征拆任务工作量巨大。
项目以“攻坚克难二季度,首战力争开门红”劳动竞赛为契机,成立2个征拆突击队,8个报地小组、4个对外协调小组,对项目征拆工作中的难点、卡点进行定人,定责。同时设置14个党员责任区,党员干部认领建设用地报地任务,并积极联动当地村委会、分公司援助征拆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耐心解读政策。
“定措施管理,深入群众,走家串户耐心解释征拆政策,对不同的属地单位进行分级对接,为项目全速推进建设按下‘快进键’”,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王晓晓介绍。4月初,项目完成了342.55亩所有先行用地的征收工作,又经过30天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全部的建设用地报地工作,获得业主高度表扬和认可。
硕果累累,跑出建设“加速度”
项目部勇于担当,主动出击,不惧严寒冻雨、高温“烤”验,克服汛期水位上涨等不利影响,积极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月、科技质量月、劳动誓师大会等相关活动,全力吹响劳动竞赛冲锋号。
开工以来,项目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展开先行用地作业面,招采作业队伍70支,进场各类大型机械设备155台,作业人员达355人,以“满格”状态拉满施工“进度条”,迅速掀起大干热潮。
目前,项目已建设完成桩基385根,系梁44座,墩柱56根,盖梁14座,施工便道49公里,整体产值在二季度劳动竞赛中位居第一,2个工区均荣获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称号,多名职工获评“优秀项目经理”“优秀总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其中,项目率先完成武汉六环线北段首根桩基、首座系梁、首根墩柱、首座盖梁、首个梁厂施工,同时在施的3#梁厂也是全线唯一智慧化梁厂,目前已整体完成95%,7月中旬全线首座预制箱梁梁厂具备生产条件。
同时,项目已建设完成钢筋加工场3座,拌和站2座,以及试验室主室、分室共2座,是全线四个标段中唯一投入使用的试验室。
团结拼搏,打造人才“强力军”
项目致力培养一专多能、能打硬仗的建设团队,下设“七部两室两工区”,聚集优质人才资源,打造“筑力·六环”党建品牌,构建“1+5”工作体系。
项目现有员工127人,平均年龄仅33岁,有博士2人,硕士以上学历7人。项目坚持以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建设高品质工程。成立2个青年创新工作室,分别开展《智能感知可视化超声波混凝土振捣设备研究》、《高速公路场站人的不安全行为AI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等多方向课题研究,坚持“用劳动创造业绩,用创新引领未来”,带动广大干部职工、技能人才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只有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3年10月,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以“建一流团队、树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为行动纲领,对项目员工开展内务管理、工作纪律、作风建设、日常表现的标准化管理,持续培养员工“超越至上 唯实惟先”企业精神,激发深耕基建领域的不竭动力,为项目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自开工以来,项目管理团队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坚持科学管理、精细施工,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控融为一体,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华中公司将与武汉城市圈发展同向而行,助力优化湖北省高速公路路网体系结构,为推动武汉都市圈同城化进程和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注入不竭动力。